-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9:00-18:00(节假日休息)
-
公司地址:香港上环皇后大道中183号中达大厦9楼901室

汇凯APP下载
Android:v4.9.3 iOS:v1.0.1
黄金价格并非由单一国家完全控制,而是由全球市场供需关系、美元走势、地缘政治风险以及机构投资者行为等多重因素共同决定的复杂体系。虽然美国通过其货币政策(美联储利率政策)和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施加巨大影响力,但并不能称之为“控制”。理解这一点,是理性看待黄金市场波动的关键。
许多投资者初入市场时,常会陷入一个误区,即认为存在一个像“操盘手”一样的国家或组织在幕后操纵着全球金价。事实上,黄金是全球最古老、流动性最强、交易最透明的市场之一。其价格形成机制是去中心化的,任何单一实体,即便是强大的主权国家,也难以长期、绝对地“控制”其价格。所谓的“控制”更准确地应理解为“重大影响”。
伦敦(LBMA)、纽约(COMEX)、上海(SGE)和香港是全球最主要的黄金交易中心,它们通过连续的场外交易(OTC)和期货交易,24小时不间断地形成和发现价格。数百万计的投资者、中央银行、矿业公司和珠宝商的买卖行为共同汇聚成了最终的市场报价。
历史上,如1960年代的“伦敦黄金总库”(London Gold Pool)曾是美国联合西欧国家试图将金价维持在35美元/盎司的尝试,但最终因市场抛压过大而崩溃。这证明了在市场力量面前,即便是国家联盟的干预也是有限且难以持久的。
虽然不存在绝对的控制者,但不同主体对金价的影响力权重确有天壤之别。我们可以将这些主体按影响力大小进行排序和分析。
美国对金价的影响是间接但却是决定性的,主要通过两大渠道:
各国央行是黄金的净买家,其购金行为是长期支撑金价的重要基石。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,自2010年以来,全球央行持续增持黄金,以实现外汇储备多元化、减少对美元的依赖。
大型投资基金、对冲基金和黄金ETF(如SPDR Gold Trust, GLD)是短期金价波动的重要推手。它们管理着巨额资金,其基于宏观经济预期、风险偏好和算法交易做出的买卖决策,会在短时间内引发金价的剧烈波动。
矿产金供应(受开采成本、新矿发现等因素影响)、再生金供应以及来自中国、印度等传统黄金消费国的首饰和金条需求,构成了黄金市场的实物基本面。虽然短期内可能被金融因素掩盖,但长期的供需失衡最终会反映在价格上。
除了上述主要角色,以下因素也扮演着关键角色:
不能。 中国虽然是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消费国,但其影响力更多体现在实物需求端,为金价提供长期支撑。上海黄金交易所(SGE)的金价是全球价格体系中的重要区域参考,但仍会受到以美元计价的国际金价的强烈影响。中国无法独立于全球市场“控制”价格。
不绝对,但相关性极高。 理论上,加息会提振美元和债券收益率,增加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,利空金价。但在实际中,市场交易的是“预期”。如果加息幅度小于预期,或者市场认为加息可能导致经济衰退从而迫使美联储很快转向降息,金价反而可能上涨。这就是所谓的“买预期,卖事实”。
建议重点关注:①美联储会议纪要和利率点阵图;②美国CPI(消费者物价指数)和非农就业数据;③美元指数(DXY)走势;④全球最大黄金ETF(GLD)的持仓变动;⑤地缘政治新闻。综合分析这些因素比只听信单一“某个国家控制价格”的说法要可靠得多。
不一定。 央行购金是重要的长期看涨因素,但它不是万能的。如果同时出现美联储超预期强力加息、美元极端走强、或者全球陷入通缩性经济危机导致流动性紧缺(所有资产遭抛售,现金为王)等情况,金价在短期内仍可能承压甚至大幅回调。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需要区分看待。